→以往各期

文 献 信 息 资 料

Literature Information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88       2011年第2                        20114月编印

          

本期要目:

 

★怀柔 14名博士后挂职副处

★我们离高水平高职院校图书馆究竟有多远?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参考

★河北邢台把涉农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田间

★海南软件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催动学校内涵发展

★义乌工商职技学院创业园批量培育学生“网商”

★“大学生创业园”让学生成为工学结合大赢家

★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摘编

 

 

文本框: 报 刊 网 络 信 息

北京区县动态

 


怀柔 14名博士后挂职副处

北京日报通讯员   彭亚娟


 


日前,清华大学博士后王以鹏以怀柔区委组织部部长助理的身份,投身到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和王以鹏一样,此次到怀柔挂职的高校博士后共有14名。

此次到怀柔挂职的14名博士后,7名来自清华大学,其余7人由北京博士后联谊会推荐,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怀柔分别担任区委组织部部长助理、区委宣传部部长助理,以及雁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区科委副主任、区文委副主任、桥梓镇副镇长等职位。

为改善怀柔区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和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和年轻干部,去年12月怀柔区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约定,从今年开始,清华大学将定期选派优秀博士后、博士和青年教师到怀柔区挂职、任职。

怀柔区经过调研提出首批20个岗位需求,经过博士后自主报名、清华大学和北京博士后联谊会选拔推荐、怀柔区委常委会研究等多个环节,挑选了14名博士后来怀柔挂职。

怀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将成为怀柔区的一项长效机制。

(2011419日《北京日报》)


 

全国名村村官丰台取经文化创意


北京日报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马越


 


近日,来自华西村等中国名村村官和人大代表150多人,齐聚丰台区南苑乡果园村,取经文化创意产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果园村位于大红门服装商务区的核心区,该村是中国十佳幸福村之一,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集体所有的经济实体新福海工贸集团,发展以服装商贸为主体的二三产业。全村村民1000多人,人人都是股东,每年光分红和工资收入就达到人均5万余元。果园村已成为北京屈指可数的亿元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果园村是有名的“浙江村”,出现自发产销服装的野市,后来整顿形成批发市场。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红门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特色商业区,有服装、纺织交易市场39家,营业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商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交易额占全北京市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年交易额的半数以上。

2008年,大红门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区被批准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区,大红门地区进入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阶段,大红门开始打造服装商贸中心区(CBC),以建设国际化服装纺织贸易中心、展览展示中心、设计研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枢纽中心和知名服装品牌、企业总部聚集地为目标。如今,果园村建起了服装文化主题公园,把中国五千年服装制作工具的雕塑搬进公园,投资建设了展览展示中心——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

2011419日《北京日报》)


 

 


 

京郊农业添创意游人如织 菜园当成公园逛

北京日报记者   巩峥

 


在这里,能听到雨打芭蕉的叮咚;能闻见缥缈浮动的异香;能尝到不常见的蔬菜的酸甜苦辣,还能体味“拓扑学”原理指导下小桥建造的绝妙……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怎能想象这里其实是一处农家菜园?

时下京郊的菜园,成规模、可采摘的有600余个,但基本上是采摘功能尚可,观光功能不足。到了产菜淡季,尤其是隆冬时节,生意惨淡、门可罗雀者比比皆是。为此,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创意菜园的设计和试验,在丰台、朝阳、大兴、通州、昌平,建立了5个试验点,总面积360亩。经过去冬今春的检验,创意菜园成效明显,平均每个同比都增加了10万游客,5个菜园光门票就卖出了100万元。

到底是什么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在这印象中土得掉渣的菜园里流连忘返?昨天,踏进位于昌平区的创意菜园示范点,记者一下就明白了。

从外观上看,这里与普通日光温室并无二致;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3000多盆、近百种类形状各异的蔬菜、作物,都像花卉一样种在盆里,一年四季都能产菜。它们有的能让游客倾听洗心、有的可赏心悦目、有的则能大快朵颐……于是,技术员就按照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将它们分门别类种进五个园区。

每个园区都用竹屏做格挡,格挡上摆满的正是五颜六色的盆栽蔬菜。园中,来玩儿的孩子们嬉闹声喧,他们似乎对味道情有独钟,拉着家长一个劲儿往嗅觉园里钻。这里由具有芳香气味的香芹、荆芥、薄荷、鼠尾草、紫苏等10多种蔬菜作物组成,还未走入即异香扑鼻。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一边护着蹒跚乱跑的孩子,一边笑着介绍道,不光气味香,薄荷还有疏散风热、消炎镇痛的作用……

移步换景,拐进视觉园。这里种植着红梗、黄梗、白梗叶甜菜等10多种色彩强烈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观赏菜类。孩子们躲进大棵的菜后捉迷藏,技术员则趁机对家长们进行科普:浅蓝色的花朵,对发高烧的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赭色的鲜花对低血压患者有裨益;绿色的花叶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听觉园刚入眼帘,叮咚声已不绝于耳。芋头、芭蕉等大叶类观赏蔬菜、植物,利用水滴叶片营造出“残荷听雨”、“雨打芭蕉”的声响,闻之心旷神怡。

五区中央,有道曲折的溪流,溪中金鱼悠游,时而唼喋,观之好不惬意。溪流蜿蜒,围成两个小岛,岛上建有七座小桥。四五位家长正带着孩子们绕桥嬉戏。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小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设计员告诉记者,它们利用了“拓扑学”原理,游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走过所有桥,这才有了无限的趣味。

创意还远不止这些,和这里一样,位于丰台、大兴、通州、朝阳的创意菜园,或是用一人多高的蔬菜墙摆出迷宫,或是用不同颜色的蔬菜营造出四季的感觉,别出心裁、不一而足。

添了创意,多了游人。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依靠这些成功的经验,今年京郊将培育起更多的创意菜园,用创意让菜园果实沉甸甸。

 (2010年4月13京日报》)


 

海淀亿元资金支持文创产业

北京日报通讯员   朱丽

 


今年,海淀设立1亿元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辖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418日,海淀区发布公告向社会征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征集日期截止到517日。有申报意向的单位可登录海淀区政府网站查询详情。

据了解,海淀区重点支持以下文创产业和文化项目,分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等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艺术内容生产和文化品牌的打造;社会力量兴办或社会化运作的重大文化赛事、文化会展和文化活动;公益事业产业化运作项目;具有海淀、中关村元素影视文艺作品的创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培养及引进。

在海淀区依法注册,国税、地税注册登记地在海淀区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均可申报。海淀区将组织专家评审团对项目进行评审。对于入选项目,将采取资金支持、项目补贴、贷款贴息、评优奖励等方式进行扶持。

  2011419《北京日报》)



京郊能人赛绝活

北京日报通讯员  郑娜娜

 


延庆的妫川豆塑、平谷的迷你小提琴、门头沟的蝶翅画、顺义的袖珍砖雕……百名京郊人才进城相聚,展出特色作品“争奇斗艳”。412日,是本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展在玉渊潭公园展出的最后一天,来自京郊的“高手”们纷纷“秀”出自己的“压箱宝”,引得不少市民游客赶来边赏樱花,边“淘宝”。

红彤彤的展位,摩肩接踵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展品,活动现场一片热闹景象。来自13个区县的近百名“高手”带来4500余件作品,涵盖了雕塑、布艺、陶艺、景泰蓝、烫画、模型等20大类。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实现个人创业致富的“明星”产品。

油画般的“乡村秋景”,充满童趣的“小鸡吃米图”……眼前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居然是用绚丽多彩的蝴蝶翅膀制作的。门头沟展区内,邓秀梅带来的十余幅“蝶翅画”,创意十足,引来不少人围观。

“制作蝶翅画、蝴蝶标本,大都用我们自己养殖的蝴蝶。”因为喜爱蝶翅画制作,2007年,邓秀梅带领百户村民成立了北京花露蝴蝶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不但使村民们年收入实现翻番增至万元,而且还成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

刚刚观罢蝶翅画,一阵琴音陡起。平谷展区内,十余把大小不一、制作精美的小提琴摆放得错落有致。“嘿!这么小的琴,居然也能拉出声来!”市民刘慧拿着眼前这把雕刻着粉色复古花纹,长度不过20厘米的袖珍小提琴,爱不释手。

“闲人雅集图”、“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妫川豆塑,成为活动现场最为热销的产品,短短十分钟,就被“抢”走10多件。

“城里居民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作品了。”北京市农工委干部处副处长刘继峰介绍说,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展举办三年来,不但展示了京郊实用人才的创业成果,也搭起创业产品推介平台。展卖5天,通过现场交易或签订订单,累计交易额已达700万元。

  2011413《北京日报》)

 


果园中,北教授开讲“美人计”

北京日报记者   刘昊

 


412,麻峪房村的宋长顺一大早就收拾利落出了门,赶往十几里外裕陵村王金燕家的果园。“城里大学教授要来给咱上课。”一会儿得问问枣疯病咋治,一路上,老宋寻思。

谷雨前后,安瓜种豆,正值播种时节,北京农学院的教授下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昌平十三陵镇种枣的农民多,沿着燕山、太行山山脉北坳,东西100多里种的全是枣树,昨天,主讲老师是农学院研究枣树病虫害的师光禄教授和枣树专家张铁强。

等老宋赶到果园,发现有二三十位“同学”已经先到了。“枣树最怕病虫害,今天,我教大家一个‘美人计’吧!”师光禄教授拿着个大喇叭,第一句话就把大家伙逗乐了。老宋赶紧打开随身带的本子记要点。“家里六七百棵树呢,回去马上就试试。”

枣树的修剪也有门道。高级工程师张铁强操起剪子,给“学生们”做起了示范。喀嚓、喀嚓几剪子下去,“短截枣头要留外芽,去直立枝,这些细弱枝结不了果都剪去,这些无用的枝叶不仅会抢营养,还容易滋生虫害。”教授说。老宋心里有数,别小看专家这几下子,修剪好了能增产几十斤。

12日,在京郊的碧空群山中,共有近三十位北农教授将农田作教室,把田埂当讲台,为农民答疑解惑。组织教工党员,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这是北京农学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创新举措——让教授拉起农民的手,用专业知识帮农民排忧解难,增收致富,同时也拜农民为先生,用实践检验理论,让科研接了地气儿。

  2011413《北京日报》)


 

学术成果迅速转化为产业项目

海淀携高校开创产业研究院

北京日报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朱丽

 


大型无人飞机、矿山灾害预警系统、钛合金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一大批脱胎于高校的尖端科研成果将走出“象牙塔”,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

记者从海淀区了解到,由政府与高校合作,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海淀挂牌成立,高校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开始提速。

成果转化省教授吆喝之苦

海淀高校众多,每年从校园里诞生的科研成果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国家高精尖技术成果。但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科研成果能从校园走向市场的比例并不高;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更是寥寥。

“过去,向企业推介科研成果主要靠教授单打独斗,个人能量毕竟有限,最后往往无法形成产业规模。”曾在学校科技处任职的北京邮电大学高级工程师闫东升介绍。

由于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很多搁置了两三年的科研成果还没来得及转化,就已经被淘汰,这样的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

去年下半年,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启动建设。由政府和高校合作,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7所海淀驻区高校分别成立了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促进本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不同教授单枪匹马推介某项具体的科研成果,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统筹全校的科技资源,从中精选出一批成熟、可以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进行凝炼、打包,最后形成雄厚的“技术群”集中向外推介。这样既提升了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推广价值,又省去了教授们的跑腿、吆喝之苦。

项目落地政府股权投资

不仅把学校好的科研成果集中向外推介,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自己的力量,还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这正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机制创新之处,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市场。”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际祥介绍,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设有限公司。过去,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工作重点在于教学和科研,不便开展产业化项目。现在,通过研究院下设的实体公司,可以自行或者和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承担起成果产业化的重任。

作为公司,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不仅仅局限于本学校的老师,还可以对社会招聘更多的高端专业人才,弥补科研力量的不足。

产业技术研究院由高校和政府合作建立,其推介的科研成果,也主要在北京市范围内落地转化。对于重大的成果转化项目,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将以股权投资的形式予以大额资金支持。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教授王华明为学术带头人的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日前作为北航产业研究院确定的首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项目,获得了政府股权投资800万元,并且正在与中航重机等行业龙头企业洽谈成立专业化公司,不久就将实现全面产业化。

此外,北航的大型无人机项目、磁悬浮永磁电动机项目,北京邮电大学的矿山灾害预警系统、云计算存储技术、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等,都将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大步走向市场。

向高校定制科研项目

“现阶段,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是将学校已有的科研成果推出去。将来,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向高校定制一批科研项目。”王际祥说。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负责人邓中亮也表示,产业研究院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可对本校的科研起到牵引、推动的作用,“让科研与市场相衔接,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高校外,中关村海淀园今年还将和驻区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预计到年底,全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增至11家。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成果转化平台,尖端科研成果将加速向市场集结。

  2011412《北京日报》)


 

图书馆建设参考

 

我们离高水平高职院校图书馆究竟有多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主要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支撑体系,其建设和发展要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理所当然应在各方面服从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少了哪一方面也不行,一流高职院校无疑要有一流的图书馆。一流高职院校图书馆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许多大学图书馆馆长们见仁见智,提出了一流大学图书馆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① 为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必须拥有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丰富的、可利用的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完全可以依赖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从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

② 拥有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服务手段,在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图书情报工作方面起着创新导向和示范的作用。

③ 一流大学图书馆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机构,但她必须对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足够的敏感和吸纳能力,能够积极关注和参与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成果与图书馆的服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④ 提供多种有效的服务项目,并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服务;判断一个图书馆办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读者是不是满意。

⑤ 拥有一批适应图书馆不同服务和管理层次的人才,有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文献工作专业人员。

⑥ 拥有科学与合理的管理构架和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条例是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基本条件。

⑦ 能获得保持持续发展需要的充足的资金。

⑧ 在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中处于支撑性节点的地位。

⑨ 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外环境。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应纳入所在大学的发展规划之中,成为学校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一流大学的图书馆经费要充足,资源要丰富,技术要领先,管理要科学,人员要专业,服务要到位。创建一流大学图书馆不可能一蹴而就,她取决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持环境等诸方面;她需要学校领导层的远见卓识,需要图书馆领导层的创新开拓,真抓实干,更需要图书馆全体职工摒弃传统束缚,与时俱进,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时下轻视图书馆地位、作用及建设的思潮还大有市场,或者只是把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只是在评估时想到她,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发展的互动作用远未深入人心。对此,图书馆员一方面要多做宣传,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用工作实绩、效果、服务来说话。

我们离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究竟有多远?我们的差距在那里?我们怎样做才能迎头赶上?带着这些问题,我馆职工目前正在开展“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讨论。应该说,这种讨论十分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加强紧迫感,把握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步伐。回顾宁职院这十年多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的建设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图书馆计算机及网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网络环境下的国内外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改善了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手段和环境。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如何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经验,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更丰富的馆藏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网上虚拟资源?我们如何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高效率的知识信息获取?我们如何在创办高水平的过程中,在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给读者创造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获得由高素质专业馆员提供的尽可能完善、高质量的文献服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有新的定位和清晰的思路,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让我们每一位图书馆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服务着眼,找出差距、制订措施,为图书馆的发展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目前,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已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蓝图需要图书馆人去描绘、去实现。让我们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真正树立起投入产出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资源共享观念、开放服务观念等,树立起图书馆的新形象,以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服务,使全校师生感受到最好的环境是图书馆,受益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最留恋的地方是图书馆,最热情周到的人是图书馆员。

201057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nbpt.edu.cn/News/Show.asp?id=308


 

教育

 

新华调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最缺的是什么?

新华网记者  李江涛  孙伟丽 

   


423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缺少对科研、教学的卓越追求

多位中国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此外,同行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和批评不多,缺乏在争议中不断精进的文化环境。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认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各方面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要勇于“与高手过招”,要拥有培养“社会领导者”的雄心和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摇篮,自创校以来从这里走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

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告诉记者,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学术论战是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要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诺贝尔奖得主跟本科生一样,发表任何学术成果也要被质疑、被挑战。

建于1167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已培养出以数十位英国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表示,牛津同样崇尚学术论战,营造并维持“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是学校办学精神的灵魂。

汉密尔顿认为,以清华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要致力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要在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文理兼顾等各方面向卓越的标准看齐,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缺少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视野是与会大学校长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是他们心目中对世界一流大学普遍的认定标准之一。许多国内大学校长提到,我国大学在跟踪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和最新思想潮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教学制度和经验,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观要走出教室和实验室,去影响政策的制定、增加社会财富、让知识传播得更加广泛。在21世纪,只有全球化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大学创造新知、教育人才、影响国际的三大职能。”汉密尔顿说,“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国际公民,使学生成为国际事务的领导者;要培养能够领导21世纪潮流的人才,一个没有全球化视野的人不可能成为引领时代的人才。”

这位校长说,世界一流大学要做到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应广纳国际优秀人才,在一所大学中聘任来自不同国家的顶尖学者,智慧的碰撞将创造出震惊世界的新发现。他建议,应让大学成为汇聚全球各国学生和学者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

李建保等多位中国大学校长认为,中国的一流大学在加强全球化视野上做得还很不够。李建保说:“我们的大学在各方面都应该放眼全球,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对他们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责任感教育,让他们关注世界动态,将来解决世界问题。因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为世界的进步和文明作出贡献。”

缺少宽松环境与平和心态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针对学校被管得过死,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缺乏宽松环境和自主政策的现状,众多中国大学不断呼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多位中国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制约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主要因素是办学体制问题。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与大学间的关系,将办学自主权真正放到大学手中,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校长们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长期的过程,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多位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他们的学校都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沉淀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表示,牛津用了800多年才拥有目前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此外,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一批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均是历经数百年时间才建成的。

对比中外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数代人锲而不舍地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的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是长期的事业,浮躁、急躁是无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4/24/c_121341383.htm


 

周旭峰:2011中国农大十项重大改革措施

人民网记者   郝孟佳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办公室周旭峰主任做客人民网,与家长和考生互动交流,第一时间为考生讲解农大在京招生情况。周旭峰表示,2011年是“本科教育改革年”,农业大学提出了十项重大改革措施。

周旭峰表示,一所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对考生的责任就是如何能够把好学生培养好,中国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农大学习期间能够有最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是农大的“本科教育改革年”,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农大提出了十项重大改革措施。

第一,取消招生级差制度。最大限度的让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愿选择专业,扩大优势专业的招生比例,调整专业结构。

第二,转专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能对专业的认识不清楚,没有选择到自己最满意的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前除填报志愿和进校志愿,还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而且很多院系是大类招生,学习两年后再分专业,给考生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让学校的学习条件跟学生的志趣更好的结合。

第三,建设研究型大学。农业大学有非常好的科研条件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让学生进入科研研究,一百多位名教授做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很早就可以进入名家科研团队,进入很高档次的国家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创新能力。

第四,创办实验班。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科研经费一年将近三个亿,领导利用科研条件办了生物实验班。学校在开课程上,在做科研实验方面提供条件,配备导师,帮助有潜力的学生三年本科毕业。近几年,农业大学的考研比例是90%,实验班在考研推荐上的比例是70%,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入国际名校,考入清华、北大、中科院的也很多。除了生命科学实验班,农业大学还有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实验班,同时正在创办文科实验班。

第五,请名师走进学校给学生开课。农业大学非常重视本科教学,本校有十几位院士,在数量上排在各高校前列。农业大学专门请一些名师进到学校里给学生开课,由名家给学生讲国际方面的前沿问题,学习整个学科的整体概括和最新发展,吸取学生的兴趣,扩宽学生的视野。

第六,加强英才教育。中国农业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优秀拔尖人才,针对性的为学生开展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志愿报名,每年大概挑选10%的学生进入英才教育计划。

第七,改革考试制度。农业大学把考试制度做了改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而最后的考试只占3040%

第八,加强多方面测试。实践活动、小组科研、平时测验、研究报告都可能占很大比例。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可能要聘请很多助教,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

第九,加强国际化合作。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欧洲多所知名大学都有合作关系。另外,农大国际学院单独与英国、美国某些很好的大学合作,开办本科相关专业,学生还有机会去合作办学的国别和学校里学习。农大为了推进国际化合作,计划每年聘请一百位外教授来中国教学,带领农业大学的青年骨干教师一起把教案、教材与国际互认、接轨,并保留中国特色。

第十,实践教学。农业大学很多学科排在全国第一,比如农业工程食品,作物科学、动物科学等。每个学科都有对应的行业和知名企业。农大与这些行业和企业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空间,有很好的实践和实习方面的条件。另外,农大还加强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所在领域的精英。

2011422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4450245.html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参考

 

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0]129

   


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

为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选择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与国家产业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布点量大的专业,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建设方式。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由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牵头组建开发团队,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在集成该专业全国优质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整体顶层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的方式进行建设。

三、建设计划。2010年度启动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会计、护理、眼视光技术等1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其中,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3个专业于201012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并开展应用推广工作;其余8个专业于20116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

四、评审立项。立项工作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实施工作办公室)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详见附件一),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行政复议、审批立项的程序进行。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扩大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成果辐射效应和服务全国高职战线的有效途径。有关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根据自身条件和《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组织,科学论证,撰写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填写《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书》(详见附件二),于2010615前报至实施工作办公室。

本通知可登录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栏”下载。

附件: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指南》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书》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代章)   二○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件一: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意义

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精神,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最终带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

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推广使用,实现共享,带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全国近千万高职在校生受益,并为相关产业领域在岗人员提高和更新技能,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需要提供服务。

三、建设内容

1.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与集成

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其中资源素材是核心,主要有:

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文件等文本;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图片;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音视频;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动画;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训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专业教学资源应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针对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建设普适性的专业教学资源,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不断丰富发展。

根据专业教学资源内容、形式、标准、所需存储空间等特点,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通过网络开发和数据库技术,将专业教学资源集成为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要求架构合理,安全可靠,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通用性、标准化特点。

2. 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与服务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达到10万人同时在线、每日100万人次访问量规模,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建设要求

1. 组织保障。每个专业由一所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负责并牵头组建开发团队,成立建设指导小组,设置首席顾问,聘请行业协会、企业及高职院校的专家参与,统筹协调建设工作。

2. 应用推广。在提供丰富、高效、先进的专业教学与岗位培训资源的同时,开展课程开发、资源利用、运行管理等培训,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3. 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应持续更新,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0%

4.知识产权。项目建设内容无知识产权争议;项目建设成果归国家所有,参与单位和参与人享有署名权;项目验收后的持续更新部分知识产权归参与单位和参与人所有。

5. 建设资金。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主要包括调研论证费(5%)、专家咨询费(5%)、企业案例费(25%)、课程开发费(25%)、素材制作费(30%)、特殊工具软件费(5%)、应用推广费(5%)等。

. 申报说明

2010年度启动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会计、护理、眼视光技术等1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工作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行政复议、审批立项的程序进行。

各申报单位应认真组织,科学论证,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填写《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于2010615日前将《申报书》一式二十份报至实施工作办公室,并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申报书》电子版发至实施工作办公室电子信箱。

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100816

联系电话:(略)

联 系 人:范    孙晓雷  吴升刚

电子信箱:(略)

(摘编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221.12.38.132:9090/zyjs/page/zxtz/2010061100012.html


 

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1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0]275

 


有关高等职业院校: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规划安排,拟开展2011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范围。2011年度拟在种子生产技术、畜牧兽医、飞机与航空设备维修、药物制剂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移动通信技术、印刷与数字印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特警、艺术设计、网络技术、营销与策划、酒店管理、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等领域中,择优遴选若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1年度立项建设项目。

二、遴选办法。遴选工作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议、择优推荐的程序进行。

三、申报说明。拟申报院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参照《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以下简称《申报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科学论证,撰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提供标志性典型资源样本及说明,填写《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于2011130日前将《申报书》一式二十份报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实施工作办公室),并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资源样本及说明和《申报书》等电子版(WORD)发至实施工作办公室电子信箱。

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100816

联系电话:(略)

联 系 人:任占营  吴升刚  孔祥华

电子信箱:(略)

本通知及《申报通知》可登录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和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栏”下载。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代章)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摘编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221.12.38.132:9090/zyjs/page/zxtz/2010121700001.html


 

职业院校三农服务

 

河北邢台

把涉农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田间

人民日报记者  赵梓斌

 


阅读提示:多年来,涉农职业教育一直面临着尴尬境地:一方面,农业类中职教育生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量在家务农的农民渴望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却因忙于生计无法进城上学。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把城市涉农类职业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把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场。这一“送教下乡”模式效果如何?对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又有哪些启示意义?

  口袋富来自脑袋富

“农忙下田,农闲上课;既是果农,也是学员”

记者来到河北邢台内丘岗底村时,正好赶上这里的“送教下乡”教学点下课。几十名农民学员簇拥着邢台市农业学校的李鸿雁老师去果园察看情况,一路上忙着问各种问题,还有的非要请老师到自家果园里去看看……

“我们这有两个课堂,在教室学书本理论,在果园搞实践操作。这不,老师刚讲了春天果树的管理技术,一下课马上就到果园指导我们给果树修枝啦。”村民杨小平说,“老师的授课内容直接与农时生产联系,回家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自从20093月“送教下乡”试点工作在该村起步,这里的村民们就可以农忙下田,农闲上课,不仅学知识,还免收学费。不到两年间,邢台市农业学校已设立63个“送教下乡”教学点,招收学生5300名,通过技能资格考试农民达到804人。

村支书杨双牛说:“岗底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全村人守着8000亩光秃秃的山,每人只有2分保命田,人均收入只有80元。通过‘送教下乡’,村民们学习种植苹果技术,荒山绿了,种的20万棵红富士苹果成了‘摇钱树’。岗底人‘口袋富’来自‘脑袋富’啊。”

去年,村里19155岁以下果农通过了果树工技能培训,岗底村成了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6万元。

为了鼓励村民学习,村委会承诺:对“持证下田”村民的苹果,每公斤收购价比无证的多2角钱;年满60岁的持证者享受的村养老金比无证的多一倍;对考试前三名的村民分别奖励1500元、1000元和500元。村里的山上写着这样一个标语:“既是果农,也是学员,读完中专,还读大专。”杨双牛说,要争取让俺们村个个都成为职业农民。

没有“送教下乡”手把手教果农科学技术,也不会有俺们村这么多吃上科技饭的“职业农民”。农民越是吃科技饭,越是知道知识的重要。——岗底村村支书  杨双牛

教学与农业生产同步

“教学要让农民学到、用到、赚到”

刘英群老师在这个学期特别忙碌,除了要在学校授课,还要负责五个村的“送教下乡”工作。“一个月有十几天要在村里上课,平时还要教学生、备课,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老师说。

虽说辛苦,老师却干劲十足,“我发现农民学知识的愿望特别迫切。去村里上课,经常有村民拉着我去家里吃午饭,为的就是能一对一地多问些问题。”作为第一批“送教下乡”教师,刘英群的足迹几乎遍布了邢台市所有村庄。

谈起在校生和农村学员的不同,刘英群说:“教在校生更多考虑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往往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学。对于农村学员并不适合。”以果林专业为例,秋季入学的农村新学员,他们正从事果园的深翻施肥及果实采摘等工作,如果按教材先从果树生产基础讲起,农民们下课后摘着果实要想着花的功能,死记硬背,还用不上。

为此,“送教下乡”的老师们大胆改革了教学模式,根据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技术,直接讲授当前生产所需要的管理工作技术,在此基础上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让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同时,为了能使教学更生动,学校还为老师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等各类便携式教学实验设备。

农村学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上课的针对性一定要强,形式要丰富多彩。讲得生动,农民才爱听。有人问我怕不怕被村民问住,我说不怕,就怕他们不问我。——邢台市农业学校“送教下乡”教师  刘英群

课程与产业布局吻合

“让科学技术就地转化为生产力”

“农民蕴藏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对科技的渴望。对于已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农民来说,简单的技术培训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必须让科学技术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邢台市农业学校校长关林柏说,“目前,我国多数的农业技术站仍然设在乡镇,乡里到村里只有1公里之遥,可村里却没有专门的技术员。我们宁可从学校到村里走出100公里,也要把农业技术人员送到农村去。”

为此,学校除了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同步外,还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当地产业布局,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农村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制订专业方案。

关林柏认为,“送教下乡”的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在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帮助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倡导文明乡风。

邢台市农业学校“送教下乡”实行以来,带动了全国多个学校加入,已有18个省市的180余家职教代表团来学习交流。“这是好事,越多的学校参与,就代表着越多的农民受益。”关林柏说。但同时,他也指出在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走过场和弄虚作假,否则会挫伤农民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全国的农校和涉农部门共同努力深入开展“送教下乡”,而不仅仅把涉农教育的重点放在学校里的年轻人,我相信,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农民素质上的差距,可以缩短一代人。——邢台市农业学校校长  关林柏

2011415《人民日报》)


 

校企合作

 

海南软件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催动学校内涵发展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挥  刘见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张斌,现为上海佳依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他说,作为一名高职生,这些年能在强手如林的IT行业“得心应手”地发展,得益于母校的培养。在校期间,他跟着老师全程参与了10多个项目的研发,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深受企业青睐。

近年来,学院不仅培养出大批像张斌这样的软件开发能手,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共同研发项目等实践锻炼,自身素质得到快速提高,推动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从内到外促内涵发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而校企深度合作则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恩周说。为此,学院在2003年创建之初,就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设置,将企业的项目引进课堂。

为促进学院的内涵发展,从2009年开始,学院主动寻求海南省工信厅等政府部门和海南省软件行业协会的支持,经常性地与企业加强沟通,不断扩大合作群体,深化合作层次。该院与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进行合作,聘请该院的名师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管理。

学院不断加大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校挂职锻炼的力度,每年派出10名左右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到一年,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通过此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

刚刚从陕西电信实业公司信息安全服务中心挂职半年回来的教师张国防是教网络安全专业课的。他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在企业亲自参与具体项目,不仅使自己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掌握了很多来自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当我回到课堂时,就会把这些传授给学生。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目前,学院已与海南领信株式会社、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琼海分公司等105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从企业参与专业设置、课程确定,到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评价、技术支持、产品研发、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设备投入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深度合作带来的不仅是学生就业率的持续走高,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也更贴近企业的需求,还培养了一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各专业都逐步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软件技术教学团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与企业联手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让他们走出校门就能顺利就业一直是学院领导在思考和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院院长魏应彬介绍说,经过反复调研,学院选择了多家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该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设备和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桥梁,将企业的项目引进来,将学生研发的项目引出去。2009届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何健,在读大一时就成为大学生创业中心的一员。去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另外3位同学苦战3个月,研发出了“日志审计系统”,用于监测记录“黑客”侵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情况。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20103月,学院又挂牌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已有琼海在线、海南博鳌网、海观音研发中心等8家学生创业团队进驻。

创业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创业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演练”,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该院软件技术系学生王开印,经过在创业中心的历练,毕业不到一年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畅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他的公司已研发创建了20多家网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面向琼海商家和琼海市民的信息平台——琼海同城网,该网站已成为琼海市门户网站。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院师生完成各类科技服务64项,总额高达576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科技服务水平和质量在全省高校中位居前列。

  2011324《中国教育报》)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

 

义乌工商职技学院创业园批量培育学生“网商”

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徐美燕   梅沁芳

 


“我自己要腾出时间学习,现在招了4名员工,每月付给他们1200元工资。”330日,在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大二学生李鑫淼告诉我们,他目前的淘宝网店主要经营针织用品,日营业额8000元至9000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收入,年营业额差不多有200万元左右。

在学院前不久举行的创业颁奖大会上,李鑫淼获得了创业一等奖,并当场捐出1万元创业奖励金,“我愿把奖金捐给学弟学妹们,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创业资金问题。”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像李鑫淼这样边读书边经营网店的学生有1200多名,他们一年创业所得超过3400万元。学生网商中达到钻石级别的网店有500多家,达到皇冠级别的有20余家,双皇冠6家,3皇冠1家。学院先后培养出何洪伟、杨甫刚、王佳荥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网商。2009年,何洪伟、杨甫刚入选“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20109月,何洪伟还被评为“全球十大网商”,他创办的义乌市万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在20109月召开的全国第七届网商大会上,学院被授予“最佳网商摇篮”称号。在201012月召开的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学院被确定为“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闻名全球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出一条“批量生产”学生网商的成功之路。学院设立了创业园,面积达5000平方米,为创业初期的学生提供集电子商务、仓储、商谈为一体的创业平台,让学生真刀实枪进行创业。

“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风险小,很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被誉为“创业教父”的贾少华教授提出了“大学生人人皆可创业”理论。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自2007年以来,学院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网上创业的举措,并于2008年成立创业学院,招收网店信用值4钻或实体创业达月收入8000元的在校创业生,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替换制,解决创业与学业的冲突。2009年,学院创办了7个电子商务创业班,一改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入学后就开网店,边学边干,经过3年学习和实践,达到平均月收入10000元的目标。学院又相继开设了敦煌班、e-bay班等,重点培养外贸型电子商务人才。

据了解,在学院创业班学生中,目前读大二的就有数名学生月收入超过3万元。学院出台了《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创业学生教学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学生创业铺路。创业学生可通过网上交作业,个别辅导、单独考试等形式修完课程,创业实践可抵相关课程的学分。

2009年,由学院负责运营管理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通过工作室模式,零距离接轨市场,将学生的创意通过各种形式与企业对接,既传播了创意文化,又实现了经济价值。

当许多高校还在为创业教育有效性犯愁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已在探索如何为创业教育注入更多高等教育的内涵,如开设网上通识课程、强化大学生的企业家素质等,定位于培养新一代儒商。

该院还积极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创业教育教材,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所。“省里把我院确立为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我们将对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一次更大力度的改革。”该院院长王珉表示,学院目前已制定了创业型大学建设方案,改革创业学院的管理模式,推行创业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力争5年内实现学生自主创业率达25%以上,平均1个创业学生至少带动3个就业岗位,2%的创业学生月收入要达到10万元,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201145《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创业园”让学生成为工学结合大赢家

光明日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钱虹

 


“老板是练出来的!

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东门,一栋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这是该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写有“世纪华联全真实训基地”的招牌之下,学院学生处的张国斌对记者说,去年9月开始试营业的创业园总投入有800万元。自去年年底正式开业以来,共有27个团队121个项目核心成员入园创业,并正式注册,营业额达到110多万元。

原来在学院团委做学生干部的张逸民,现在摇身一变已经是年营业额达20万元爱逗网的总监,他和自己的同学在大三时创办了这家以企业建站为主业的网站,已经在浙江小有名气,目前平均每月可以接纳十余家企业客户。。

一家名为“非绝特数码科技”商行的老板是该院大三学生叶真渊。这家商行由他和同学两人共同出资3万元组建,并在当地工商局正式注册。叶真渊说:“开业以来,营业额最高的一天有2万多元,平时也能稳定在1200元左右。”

就像正在成长的小树,园区的创业项目大多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俨然成了该院“商学结合”的重要练兵场。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提高生存的技能、拓展发展的空间。就业也好、创业也罢,关键是要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是‘工学结合’的赢家,但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有义务让学生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曙明教授如是说。

浙江经贸职院的毕业生

为何能“逆势而上”

傅李超是浙江经贸职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2007级的学生,上个学期,他是在浙江万丰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上班的”。

“在企业,每天上下班需要打卡,上班时间除了跟着工人师傅实训操作外,学校也会派老师过来现场授课。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原先书本里的知识都立体了起来,现在回校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傅李超兴致勃勃地说。

据了解,浙江万丰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是浙江经贸职院应用工程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进企业前,需在学校完成一年基本技能与基础课程的学习,接着进入企业开展一学期的岗位实训,同时接受现场小班授课;校外实训结束后再返回校内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开展综合实训一年;最后一学期则为毕业实习。这是该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所采取的“1+0.5+1+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浙江经贸职院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时因地因专业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全院6个系均已推行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起145个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实践课程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

该院工商管理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早在2001年就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先后成立了“联华华商学院”、“银泰班”、“国美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他们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共同落实毕业生就业等等。学生在接受两年的在校学习后,就到校外实习基地接受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其中大多数的学生会顺利留在实习企业就业。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浙江经贸职院发现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去年底,学院对毕业2-4年的学生追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满意率为97.8%。现在许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知名企业早早预订,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该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8.35%98.05%98.41%,均位居全省前列。

自主创业打造就业的另一片天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门聘请一些知名校友如华立集团副总裁帅新武、中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金松、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朝晖等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让有志创业的学生能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实战型的指导,激发了有志创业学生的创业激情,及时解决创业难题,提高了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浙江经贸职院出台了《学生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专门聘任创业导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形成了资金扶持、制度保障、基地保证、导师引导、氛围营造的“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光明顶、百步穿杨、独孤“九”键……在浙江经贸职院信息技术系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一间墙上布满武侠元素版画的工作室——“淘宝创业练功房”。原来这是该院与淘宝网(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创业实验室”,别具一格的装修正是为了体现淘宝公司特有的武林文化。

他们将淘宝网的“CTOC网络创业”课程引入了教学,并在现实中帮助学生网上开店,从寻找货源、网店设计、商品展示、物流配送等网络交易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最大支持。在老师的协助下,该专业诞生了近60名的“网上小老板”。

“鼓励在校生创业这一‘商学结合’模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工学结合,同时能为就业开辟另一条思路。尤其在浙江这个商文化氛围浓重的区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学院科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一流的连锁时尚百货公司——银泰百货连续多次专程到浙江经贸职院招聘毕业生,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喜得宝集团、元通汽车、哈根达斯等知名企业纷纷上门选聘该院学生。与此同时,一些毕业生在短短二三年内就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200957《光明日报》)


 

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

中国青年报记者  文静

 


“每到周末,温州市科技职业学院内的“亲子农庄”就会迎来很多家长和小朋友。他们来到自己认购的菜园子里体验田间劳动的乐趣:收菜、锄草、浇水、施肥……

如果小朋友们没时间打理自己的菜园子也没关系,在实地耕种后,农田主人可以通过“亲子农庄”网站的视频实时观看作物的生长,不管是整片作物的长势,还是各片叶子有无虫害,都一目了然。在电脑上点击“浇水”、“施肥”等按钮后,菜园子里的农技人员就会得到指令,帮助农田主人打理这些农作物。

这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是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管理系和园林系师生共同开发的一个创业项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农’字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拥有坚实的农业科研基础,指导学生进行农业技术类创业很有优势。”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谢志远说,大学生创业不是卖菜、摆地摊,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是出路。

创业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

要向素质教育转型

近年来,我国高校陆续开展的创业教育,大多是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因此,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基本停留在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层面。在很多院校,创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或者就业指导课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创业教育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讨。”谢志远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不高。当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但是很多高校一直以来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准确地把握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趋向,历史性地承担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任务。

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份“意见书”进一步明确指出,开展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创业教育的理念由技能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把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理念中。

“由此可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培养其创业的能力、素质和独立意识。”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KAB高级培训师刘帆说,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使其具有敢于创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在推进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该学院对三大专业群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农业类学生开展现代农业创业机遇的分析,开设创意农业、农产品经营等,树立农业类学生创业意识与信心;对信息类的学生,主要关注商业化的过程,开设市场营销、风险资本等,有助于避免学生在了解市场前景之前进行产品开发的错误导向;对经贸类学生,由于拥有了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的商业知识,针对他们的创业教育主要关注初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成长。

创业教育不是第二课堂,

要搭建专业创业平台

当前,大多数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主渠道以外的一个附属部分,往往是由团学工系统举办类似于讲座、论坛、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来推行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纳入正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体系之中,即使现有的少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开设《创业管理》、《KAB创业教程》等选修课程,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发展空间,没有真正做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谢志远认为,创业教育不是第二课堂,学校要搭建专业创业平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是出路。

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联动的完整创业教育体系。

学院规定,创业课程必修学分和创业实践认证学分共10分。

在试点专业的专业教育中,设置创业实务、专业创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为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载体,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搭建专业创业平台,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当中,成功实现自主创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5个系都有与专业教育相对接的学生专业创业园。园林系,有创意农业园,中小学生可以到大棚里面来进行DIY,自己制作精美的小盆栽;信息系,有大学生网商创业园;动科系,有宠物医院,学生学习专业后,可以马上进行创业实践。农生系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已成功开发出10多个农业项目。有一位同学利用学院提供的技术,成功开发出新品种水果玉米,只要玉米一出地,就被市场一抢而光,后来,这个同学带动周围的农民一起种玉米,让农民切实得了实惠。目前,在现代农业创业园,已经孵化出农业小企业6家,成立农业创业工作室10多个。

创业教育呼唤“顶层设计”

在我国,高校学生创业的动力,最初往往来自学生自身自发地形成的。例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发端于199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团委借鉴国外的做法而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创业实践,多数是学生自发创办的,主要面向校内市场的、侧重于日常消费品的经营项目,缺乏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基本属于生存创业。

谢志远呼吁,如果能在学校有组织的引导、导师有意识的指导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既能有效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又能大大促进学生创业实践由生存创业向机会创业转变,有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 

例如,福州大学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通过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校友会、创业者协会等,形成学校、社区与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也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型校园,建设一组创业示范店、一条现代农业创业街、一幢创业楼、一片网商创业园。该学院还开辟了“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农业类学生创业途径。现在,已经有38个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业,有水培植物、迷你菜园、水果玉米、无土栽培、盆景果蔬等项目。

谢志远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继培养学生学术性、职业性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各个高校应该主动强化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推动创业教育自上而下的开展,形成创业教育的体系。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更利于创业教育的规模化、水平化、层次化的推进。

201133《中国青年报》)

 

高职学生创业热情高成功率低 难题如何破解?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严金发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创业问卷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一定会创业”,72%的被调查者在一年级时就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有10%的应届毕业生明确表示将在毕业后自己创业当老板。渴望成功是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兴起,高职学生对创业的渴望将更加浓厚,如果说高职院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话,那么就必须正视这种渴望,并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架桥铺路。

每个创业者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殊不知,创业力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与否。所谓创业力,就是成功创业的能力或力量。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实证教育,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若仅为纸上谈兵,那么高职学生的创业力也只能是画饼充饥。高职院校只有研究规律、掌握特点、把握关键,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主动地在实践的熔炉里摸爬滚打、历练突破,才能真正铸就高职学生的创业力。

离不开真刀实枪的创业实践

高职学生的创业力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下水才知水冷暖,过河才知河深浅,无数的创业教育案例表明,创业力的获得离不开真刀实枪的创业实践。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经常开展学生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创业规划等活动,这些做法无疑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对引导学生找准人生目标、启发学生明确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强化创业动机都很有帮助,这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但规划如何付诸实施、活动如何紧接行动,却是个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个规划,如果看看激动、听听生动、想想感动,但束之高阁,一动也不动,那就失去了规划的本意。有想法、无行动成为阻碍众多学生创业的最大问题。

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敢于超越常规、敢于奇思妙想,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的大熔炉中历练成长。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如志愿者服务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也能积累社会经验,熟悉市场规律;继而鼓励在校生投身商海,开展实打实的创业活动,培养硬碰硬的创业能力。学生动起来了,创业氛围就会浓起来,创业教育就活起来,创业能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创业环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行得就有多远,这些都是励志的箴言。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要有志气、有自信,但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势单力薄打天下,很容易半路“夭折”,因此创业平台的搭建对学生创业力的培养尤为关键。

创业平台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炼金坊”,能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创业环境,练就创业的“火眼金睛”。创业平台还能通过高职院校的自身资源吸引一部分创业优势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从牛刀小试的创业实训阶段向真刀实枪的创业实践阶段的过渡。另外,创业平台内的优秀创业学生能发挥集聚效应,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影响周边学生树立创业必成的信念,有利于创业活动的顺利、深入、持续开展。

高职院校要倾力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倡导、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走进市场,深入市场,与市场共舞。高职院校可以成立相应的创业中心,投入一定的资金,邀请成功的企业家与学生直接对话交流,共同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经营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灵感。同时,可以争取创业中心能获得更多的创业基金,在学校内成立创业园,吸引有志创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加盟。这样,既能对初创时期经验不足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又可以促进入园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共赢,形成“同学同创,同创同学”的团体优势。 

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

面对如火如荼的学生创业行动,学校如果放任自流,那么年纪轻、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的学生,在真实的创业实践中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为此,高职院校必须给予及时的创业指导,构建一条安全带,编织一张保护网,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保障学生的创业行动。创业指导主要包括制度指导和教师指导两个方面。

制度指导是指通过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增强创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序合理。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将创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融入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校应该允许学生通过双休日补课、网上交作业等形式调剂时间;允许创业实践的绩效抵替相关课程或选修课的学分;对于个别情况,甚至还可以采取“开小灶”的形式实行单独辅导、单独考试。在制度的保障和指导下,让学生创业更放心、更用心、更专心。

教师指导是指通过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创业指导团队,给创业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创业学生“混”在一起,在学生创业刚起步时给予必要的扶持,在学生创业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而要成为称职的创业指导师,就必须比学生先走一步、先学一些,并以主动参与创业活动为荣耀,以自觉研究创业活动为己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积累经验,形成对创业教育的独到见解和高超技能,进而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成为企业家需要理论的支撑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和利剑。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创业教育本身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之外的问题;既有创业教育要不要搞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搞些什么、怎么搞的问题。如何逐步丰富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完善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创业者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有精辟的理论来阐述、管用的理论来回答、生动的实践来解决。

创业还需要学校吗?这是个经常为人所提问的问题。言下之意,就是创业尤其是被有的学者称之为“就业型”的创业,学生在自己的家里也可以进行。事实上,对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创业者而言,不是要不要上学的问题,而是非上学不可的问题;就创业人才的培养而言,不是需要不需要学校的问题,而是高职院校怎样满足创业者需要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实现从“店小二”到“企业家”的过渡,高职院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任重道远。

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有的学生创业项目越做越大,学生本人会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并逐渐意识到理论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面对着既忙于创业又渴望学习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如何因需施教,并将我国传统教育的“学多悟少”与西方教育的“学少悟多”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既需要大胆实践的探索,又需要精辟理论的支撑。

创业文化在无形之中感染人

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能在无形中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当创业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自觉行为、一种脱离制度的氛围,创业文化也就已经形成了,创业过程中积淀的各种优良品质便升华为一种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将影响到方方面面,发挥其育人成才的功能。

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探索、突破的同时,有必要大力建构创业文化,形成对创业的理性崇尚,营造适合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鼓励创新,善待挫折,宽容失误,激励成功,从而促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创新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创业文化的构建要从小处着手,大处深化。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通过学生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模拟创业成功后的自信;组织覆盖全校的创业文化宣讲与讨论,将创业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课堂之中;树立优秀的创业人物典型,宣扬他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新一代的年轻学生中树立创业时代的“文化英模”形象。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发挥创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以学生创业者为主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投身于创业大潮并获得成功的学生的昂扬风采,培养全民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

以行动激发活力、以平台激发合力、以全方位指导构建牵引力、以理论保障构建持续力、以文化传播构建向心力,才能让创业教育理论系统化、创业实践形式多样化、创业成果效应辐射化,才能让创业学生的明天更有甜头、创业教育的发展更有盼头、具备创业力的学生勇立潮头。

 201148《中国教育报》)


 

关于举办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首届创业实训培训班的通知

 


各院(系):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劳动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号召,学院决定联合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有创业愿望的在校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内容涵盖能力培养、团队组建、公司注册、市场分析、资金规划、创业准备等各方面,实训采用“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方式,对公司经营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市场营销、采购等各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的办公能力、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训合格后,由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和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创业实训学员合格证书》。

一、培训对象

我院在籍学生(以20082009级三年制学生为主),名额50名。

二、时间安排

424起,每周周六、周日共五周10天。

培训地点:江苏牧院凤凰路校区教学楼C楼。

三、培训费用

300元(教材费、证书费等),取得合格证书后学院全额退款。

四、报名方法

46起报名,报名地点:各院(系)就业秘书处,额满为止。报名需提交学院信息登记表和身份证复印件(A4格式)。

      招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处

201133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jy.jsahvc.edu.cn/news/view.asp?id=726


 

“大运杯”第五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启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张靖

 


411下午,由共青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以及各兄弟学院协办的“大运杯”第五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西区图书馆正式启动。本次启动仪式到场的嘉宾有校团委谢文兵书记、马可心老师、经管学院郑永森主任以及各系辅导员。

迎大运,成就创业梦想。本次大赛冠名“大运杯”,将创业梦想与大运激情共同融入主题。力求拓宽深职学子的创业渠道,为他们搭建了解创业、参与创业的平台。伴随着亮灯仪式,所有嘉宾在倒数声中点亮巨型水晶球,点亮创业梦想。

共同创,分享成功经验。到场的老师和学生一同观看了第四届创业计划大赛的DV后,上届获奖队伍代表庄蝉豪上台着重介绍了关于创业所需要的条件,包括团队、整合能力、市场需求、激情四个要素,他对师弟师妹们说,没有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只要你有梦想,有良好的团队,坚定的执行,你一定走到成功的此岸。

树榜样,了解比赛流程。在上届比赛中,“纸有创意”和“杂草丛生”团队荣获一等奖,“兜宝”等三个团队获得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则是 “卡乐印务”等六支团队,由校团委谢文兵书记在本次启动仪式中为获奖队伍颁奖。仪式最后一项,本届创业大赛的流程介绍。创新创业协会的干部从报名时间、培训计划以及赛程安排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赛事的具体流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szpt.edu.cn/xwzx/xyyw/7494.shtml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参考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摘编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校产中心主任翟士良来我院调研指导  317日上午,北京市校办产业管理中心主任翟士良一行3人到我院调研指导校办产业发展工作。副院长王希忠会见了翟主任一行。

王希忠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翟士良主任来校调研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市校产中心和翟主任多年来对我院校办产业的指导与帮助表示感谢,并向翟主任详细介绍了我院校办产业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历程中构建“校内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的作用以及校办产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教师实践锻炼、承接学生实训方面取得的成就。

翟主任对我院校办产业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分别从校办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校办产业功能、发展方向和正在进行的企业改制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同时也对学院校办产业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科学运行提出了要求。

产学合作办公室主任闫虎生向翟主任汇报了机电开发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与初步设想。翟主任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基本状况后,与大家讨论确定了机电开发公司改制的基本“路线图”。

翟主任一行在王希忠副院长的陪同下深入校办企业车间实地调研,院属各校办企业负责人王文清、李广志、刘小明陪同调研。

(产学合作办公室  闫虎生 焦慧霞 黄煜彬)

   编者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企业有北京煤炭矿用设备厂 、斯凯尔机电技术开发公司、迪纳汽车修理厂、测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岩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bgy.org.cn/export/sites/default/main/xyxw/n8699155492.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  323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了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的集体专题学习和讨论。会议由党委书记赵文主持,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

在专题学习会上,中心组成员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和资料。宣传部部长齐志明对学习文件进行了解读。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分别谈了学习体会和感受。

校长王海平在讲话中指出,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与我校的工作息息相关,比如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特别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的具体内容,我们要深入研究。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认真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和内容,深入研究,思考各自的工作。第一,要对照规划纲要的工作目标找出差距;第二,要结合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寻找今后工作新的增长点。王校长指出,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要对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找出学校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空白以及薄弱的环节,然后开始先行研究,再逐步扩大范围、深入探究,进一步探求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路子。总之,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我们的工作,要把学习的关注点引导到全校专业建设上来。

党委书记赵文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深刻把握“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核心,抓住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并指导我们的工作。赵书记指出,第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指导我校所有的工作。我校的各项工作如何做到均衡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校能否办出特色,能否达到全国一流前列的办学水平,各专业群、各专业都要结合学习认真思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要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要跟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超前思考,及时研究和调整专业布局,使我们的培养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三,要把握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要内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学校特别是学校的干部,在工作中要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即是要关心全校教职员工,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要致力于学校发展并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相关部门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广大教职员工搭建好个人发展的平台,使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更有幸福感,使大家心情愉快地为学校的发展奋斗。赵书记最后指出,此次中心组学习还仅仅是个开始,全校干部职工要结合工作不断深入地学习,真正领会党和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

 (宣传部  齐志明)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1-03-23/529.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我校与戴姆勒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洽谈

2011325上午,我校与戴姆勒公司校企合作工作交流会在亦庄校区汽车工程学院召开。戴姆勒东北亚人力资源副总裁Matthias Zeuch、戴姆勒东北亚国际合作高级经理田娜、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李文波、戴姆勒职业教育项目专家(汽车工程学院外籍专家)Rainer Wieland,北京市教委委员孙善学、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张树刚,校长王海平、副校长安江英、校长助理么居标、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纪东、学校办公室主任崔靖宇、宣传部部长齐志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霆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孙善学委员首先介绍了此次合作的背景及意义,校长王海平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基本情况,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纪东介绍了汽车工程学院师资、设备等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同北京奔驰合作开办的奔驰班的运作情况。随后,与会三方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戴姆勒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初步确立成立“戴姆勒中国培训中心”(暂定)意向。

安江英副校长代表学校,从培训中心的管理方式、师资配备、教学资源配备、学生培养、奖学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孙善学委员代表北京市教委提出,为配合学校2011年招生工作进度,应尽快完成合作协议的起草和签订工作。Zeuch先生代表戴姆勒公司肯定了学校的积极态度,并提出在培训中心开展技术培训师培训的需求。

戴姆勒公司将中国培训中心设在我校,对深化我校的校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此次会谈,为学校同戴姆勒公司、奔驰公司今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汽车工程学院将按照会谈所商定的事项来开展下一步工作。

       (汽车工程学院  杨金丽)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1-03-25/533.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中科院姚建铨院士受聘我校专业建设首席顾问

201147下午,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莅临我校。王海平校长接待了姚建铨院士,并进行了亲切交谈。王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希望姚院士能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多提宝贵意见。姚院士表示将尽自己所能,支持学校建设发展。

电信工程学院院长周国烛为姚建铨院士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姚建铨院士为我校电信工程学院专业建设首席顾问。姚院士还与电信工程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等进行了深入座谈,并参观了电信工程学院实训基地。

姚建铨院士是我国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现代光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任美国光学学会及SPIE会员等职。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姚院士长期从事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在高效倍频激光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及激光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激光与电子领域提出并发展了非线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酉2一高功率倍频激光器—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国内外激光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宣传部   常立权)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1-04-07/556.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王海平校长带领中层干部考察团赴四川省兄弟院校学习考察    2011316-321日,王海平校长带领学校部分中层干部一行13人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和上海智翔公司成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基地进行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党委副书记丁绍芳,校长助理么居标随团参加了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主要为了解、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拓展干部的视野和思路,提升中层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考察团在几天的紧张行程中,围绕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及与区域经济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各校的校园风貌、听取了各兄弟院校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校园基础建设、实训基地等,同时考察团还参观了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和上海智翔公司成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基地。

在考察交流过程中,王校长就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与定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向兄弟院校进行了介绍,王校长的介绍得到了兄弟院校的关注和肯定。王校长对兄弟院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提出希望作为国家级示范院校的双方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相互学习,互通有无,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学习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成员召开了阶段总结会,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经验,增强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又增强了继续推动学校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王校长在会上强调,要认真总结兄弟院校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认清我校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差距,同时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态势的影响,明确我们应做的工作,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的落实。

(组织部  吴景秋)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1-03-24/531.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举办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交流研讨会  201141日,教务处举办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交流研讨会”。部分学院(部)的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80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与我校“高职携手发展计划”的吉利大学一行十位教师在教务处处长韩会宾的带领下也参加了此次交流研讨会。

教务处处长王利明教授首先做了专题讲座。讲座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分级为例讲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开发方法,并与参会教师就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校模具专业从201010月起参与国家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参与该项目的负责人,教务处付宏生老师在详细介绍国家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及具体建设方法的基础上,展示了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图、学习情境及单元设计文档,图片、动画、企业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

科技工程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陈小荣老师与大家交流了在申报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过程中的体会,着重强调了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有企业、特别是该专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参与。电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负责人刘威老师从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规划、建设内容等方面交流了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案。

通过此次交流研讨会,各学院(部)的领导及教师提升了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认识,领会了目前有关国家教学资源库申报与建设最新的政策和精神,明确了要以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抓手,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为保证我校以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带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各学院(部)、专业负责人及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理念、思路及方法,教务处还将举办一系列有关课程改革及课程开发的讲座或交流研讨会,助推我校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教务处  王萍、龙漪)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1-04-08/559.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成荣院长到通州校区图书馆调研   41日,王成荣院长在王季音副院长的陪同下来到通州校区图书馆调研。王院长指出: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该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充分体现文化底蕴;要凸显高职特色;要充满创新精神,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创新的孵化器,最终要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学院的标识。他强调:要以开放的态势办馆,要努力将图书馆办成集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师生活动于一体的、拥有多种功能的文化场所。对于教师阅览室建设和财书厅建设,王成荣院长也作了重要指示。

图书馆馆长郭树云表示,将根据王院长的指示精神,认真研究相关工作,以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服务为重点,以为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努力全面做好图书馆工作。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104/2011040203.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我院自主招生富有特色 京城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我院2011年自主招生考试工作于日前圆满结束。由于学院高度重视自主招生工作,在自主招生考试程序、面试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引起北京市相关主流媒体关注,纷纷对我院自主招生工作予以报道。

北京电视台在48日早上7:00的《北京你早》和晚上18:30的黄金新闻栏目《北京新闻》,同时报道我院自主招生的消息,新闻时长2分多钟。《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考试报》、《京华时报》、《现代教育报》也都予以报道。

京城主流媒体对我院自主招生工作的关注,一方面反映了我院在三年的示范校建设中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院自主招生工作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新闻亮点。进过几年的摸索,我院自主招生工作呈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色,从考生报名到现场确认,从环境布置到组考细节,从面试流程到标准用语,处处体现了示范校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特别是“强调动手操作、注重考生潜在的职业素养”的面试理念,和聘请企业管理者担任考官,将校企合作前移至招生选拔阶段的探索,不仅给广大考生更大的发挥余地,也彰显了学院“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的办学特色,成为北京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104/2011040803.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延伸就业服务 提升就业生产力--学院启动往届优秀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在岗工作情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学生就业之后,2011330日,学院财贸人才中心老师先后来到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昌平区支行,对学院的四名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工作回访。

郭漪晴、艾国是2009届信息物流系毕业生,在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两年多,现在分别负责仓储大库和仓储区的管理工作。该公司领导对他们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评价。 2007届工商管理系毕业生董振邦现供职于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五年来,他刻苦钻研,积极上进,由一名普通的营业员成长为公司党办主任。王志民,2006届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学院走出的第一批村官,三年农村基层工作历练使他更加成熟稳重,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昌平区支行办公室主任。

回访过程中,财贸人才中心老师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充分交流,全面了解了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交谈中,毕业生们告诉老师,他们是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的受益者。在学院学到的职业技能和养成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融入企业文化,他们对学院充满感激之情,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为母校争一份荣誉。而单位也对学院的人才培育质量表示满意,特别是对学院实施的就业延伸指导表示感谢。作为与学院最早建立校企合作的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其物流配送中心的总监助理廉涛表示学院不仅将优秀人才输送到公司,还能在学生就业后继续指导,帮助学生在企业更好地成长,这种人才培养值得更多学校借鉴。

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和跟踪调查,是全面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工作和发展情况,检验学院育人成果,为学校按照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依据的常规做法。作为国示范校建设单位,还要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延伸就业服务,将学生作为终身保修的产品来看待。财贸人才中心李俊琦主任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就业延伸服务的机制体制,把企业人才需求和学院就业指导融合得更为紧密,促进毕业生为所在企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103/2011033102.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来我院考察交流  41日上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书记盖晓芬、教学副院长王琦一行四人,来我院考察交流财贸素养教育和“上班式”课程建设情况。副院长姜韵宜、吕一中,教务处长平若媛、学生处长刘国勇、后勤保卫处长梁宝国接待了来访客人。

姜韵宜副院长全面介绍了我院学生工作系统建设及财贸素养教育的实施情况。平若媛处长介绍了“上班式”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情况。随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领导实地参观了我院示范校建设成果展厅、财贸素养教育基地及实训大楼“上班式”课程教学环境。双方就国家示范校建设、高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及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领导对我院的示范校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我院的示范校建设内涵丰富,成果突出;财贸素养教育有体系,有特色;“上班式”课程及实训环境建设有新意,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104/2011040204.html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院召开规章制度编纂推进工作会议  201017日上午,学院召开规章制度编纂推进工作会议。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纪委书记马荣辉主持。

会上,马荣辉同志首先作了讲话。他指出,此次规章制度编纂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各部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努力从体制机制上查找根源,从制度建设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意义十分重大。各部门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实现学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必将推动学院的示范校建设,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的发展,实现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规章制度编纂工作,认真做好本部门的“废、立、立”工作,达到强化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他对此次规章制度编纂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求各部门在125日之前完成向学院办公室规章制度的报送工作;二是要求各部门报送的规章制度必须履行相关的发文程序,对一些重要的、涉及全院性的规章制度要及时提交党委会或院长办公会等审议通过;三是学院办公室要做好催办和落实工作,督促各部门准时完成规章制度发文和报送工作;四是要求各部门寒假期间指定专人协助学院办公室做好规章制度的编校工作,学院办公室要做好印刷和封面设计等项工作,保证高质量按时完成规章制度编纂工作。

接着,杨玉泉同志作了发言。他通报了各部门规章制度的上报情况,并对一些做得好的部门给予了表扬。他指出,目前大多数部门基本完成报送工作,学院规章制度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学院办公室通过对上交的规章的审查,发现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文不规范;有些部门制度上存在着一些缺项;少部分规章制度内容陈旧,与上级文件精神不符,不符合学院发展的需要;一些规章制度属于部门内部的管理规定等。他希望针对这些问题,各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修订和上报。

与会人员围绕规章制度编纂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表示将按照学院的要求加紧落实,确保规章制度编纂工作顺利完成。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cpl.cn/_data/Html/102355_013/2010-01-08/20101810551863127.html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办组织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调研   201132日,在卢小平副院长带领下,示范办主任童遵龙、财务处长佟建新、审计处长刘京兰等一行六人,前往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示范校建设调研。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冯海明副院长、示范办主任方四平、财务处长贾广友等部门领导与我院调研组成员进行了亲切交流。

卢院长介绍了我院骨干校申报的基本情况,说明了此次参观考察的目的和考察学习的内容。冯海明副院长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建设的机构设置、任务落实、项目监督、检查与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财务处长贾广友介绍了专项资金项目的分类、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示范办主任介绍了示范办工作职能,建设过程的组织与管理,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以及保障建设进度与质量的措施;其他各部门领导结合自身职责介绍了示范校建设经验。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策略,提高全员参与示范校建设的意识,提升学校知名度。

2)认真研读政策文件,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把握示范校建设精髓。

3)精心策划,科学分解项目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4)落实“周汇报,月检查,学期总结”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此次调研,加强了双方沟通,增进了相互了解,为我院全面开展骨干校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示范办)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bitc.edu.cn/newSite/news/201103031337/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启动“百佳学生百场宣讲”活动  47日晚,由学院学工部、团委主办,工商管理系承办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百佳学生百场宣讲” 活动启动仪式暨“优秀学生巡讲团”成立仪式在3号教学楼101教室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陈光天亲临活动现场并做重要讲话。学院学工部部长蔡后界,工商系党总支书记李建中,学院团委副书记吴冰,各系团学工作指导老师,2010年度“十佳百优”学生标兵以及工商系业余党校学员、新民学社学员参加了大会。

陈光天书记在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陈书记指出,在全院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际,我们举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百佳学生百场宣讲”活动,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发奋学习、成长成才和促进学院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书记希望学工部和各系党团组织要利用好“百佳学生百场宣讲”这个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既要结合各系实际,也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百场宣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这些优秀学生代表真正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排头兵”、“领头羊”,共同推进学院优良校风建设。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优秀学生巡讲团”授旗和“十佳百优”学生标兵受聘“学生讲师团讲师”的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之后,“百佳学生百场宣讲”第一场巡讲活动在工商系“学子讲坛”拉开帷幕,曹阳等7位在管理服务、文明修身、励志自强、公益爱心、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讲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百佳学生百场宣讲”活动,将通过院级、系级和班级三级巡讲,依托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发挥学生典型的带动作用,以同学们的身边人和身边事来激励更多的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奋学习,积极实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wzvtc.cn/News/shownews.asp?id=467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我院隆重召开2010年度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2011年就业创业工作,414日下午,我院“2010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

学院党委朱洪生书记出席了本次表彰会,苏小冬副院长主持会议。学生工作处全体成员、各系正副主任、各系就业创业指导站成员、大学生创业园指导教师、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在校学生代表参加了表彰会。同时,还邀请了合作企业代表、杰出校友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会上,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回顾总结了我院2010年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2011年工作重点。苏小冬副院长宣读了就业先进集体、就业先进个人、大学生创业园明星店铺、优秀指导教师、创业之星的表彰文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太仓海华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志浩、杰出校友代表无锡福德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张生华分别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最后,学院党委朱洪生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他用就业率始终保持高水平、省级荣誉六连冠、麦可思调查指标全国领先三个标志充分肯定了2010年度就业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今后就业创业工作朱洪生书记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就业工作要追求由数量向质量的提升,深化校企合作,着重抓好就业对口率和满意率;二是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质量,关口要前伸后延,抓好人才培养和毕业生跟踪服务;三是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第一、第二课堂要深度融合,将校内创业孵化延伸至社会,扎实做好创业学生的跟踪指导和扶持工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jsafc.net/Jsafc_Main/News/2011415123618.html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借鉴示范院校成功经验 推进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赴广东七所高职院校考察学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创新思维,进一步推进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项建设工作,近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建平、副院长梁裕率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各项目组负责人一行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院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活动。

在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考察组重点考察学习了该院用八年时间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以ISO集成理念,集日常管理、评估工作、规划决策和激励改进为一体的校园资源计划CRP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听取了该院对“信息化条件下育人工作新实践——教养工程”的经验介绍;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则重点考察学习了该院得到教育部认可推广的“人才培养评估状态数据网络版”项目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训测评项目;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考察组一行重点考察学习了其多元化的合作办学模式和“手脑合一”的职教理念以及多个“教学工厂”;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考察组重点考察了在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如校企共建的丰田、宝马、博世等多个教学团队;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考察,则侧重学习了如何把握大农业概念,面向中小企业找出路,为中小城镇发展管理服务,为三农服务;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考察学习了其“高投入创品牌,低成本扩张,农为体,工商为用,面向市场办学整合专业”的办学思路;考察组最后一站来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首批建设28家学校之一,形成了鲜明的“开放办学、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精细化管理”办学特色,重点学习了其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校内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团成员还参观了该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实训场所,直观地感受到该院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学院办学水平,极大改变了基本办学条件、规模、观念、管理,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示范作用明显。

考察过程中,广东七所院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考察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在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这些院校在开放办学、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所形成的鲜明特色和成功经验使考察组成员深受启发,我们将博采众长、取精用弘,以期加快推动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0412090059144&cata_id=N015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集中民智谋发展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贯彻落实全教会和《纲要》精神,在全院教职工中开展“我为学院科学发展献计献策”百篇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为谋划发展战略、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调研基础数据。收到调研报告259篇,提供发展建议、意见和措施500多条。

200911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后”的发展目标、方向、着力点成为该院党委考虑的首要重大课题,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也关系着“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又好又快发展。处科级干部和有关教师立足岗位和工作实际,结合最近中央和省有关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问题、查根源、理思路、议对策,收到关于学院发展思路、管理措施、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调研报告259篇,评出优秀教研报告20篇进行奖励,整理出意见、建议和措施500多条,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参考。

据该院组织宣传教育处总结,这项活动提高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教职工参与、关注学院发展的主动性,反映了该院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扎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治校理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刘根牢)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1230173154003&cata_id=N015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示范成果 增强示范能力   为了进一步丰富示范内容、完善示范亮点、深化示范成果、拓展示范领域、增强示范能力,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项目高水平通过国家验收之后,继续加大开放建设力度,于201076日至22日、92日至月底,在北校门举行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成果第六期展示。

六期展示以学院各示范建设项目20101月校内验收、3月省级验收的汇报成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建设、辐射服务”为主题。主要内容均选自学院示范项目2007年——20106月底全面建设期间形成的系列成果。此期展示内容宏大、点多面宽,由4个大橱窗组成,整个面积近60平方米。

    “校企合作”主题,展示了学院在三年示范建设期间,共引进四川华西集团等省内外100余家大中型企业深度参与示范性专业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改革和大建设。该主题包括,各示范性专业校企合作建成校内外施工性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建成多个具有领先水平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室,校企合作完善工程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以施工项目为载体培育双师,合作企业参编参审多门专业教材,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完善建筑施工过程导向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该主题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学院在示范建设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做法和经验,以及“校企合作平台”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工学结合”主题,展示了学院在三年示范建设期间,努力实现“将企业典型的生产全过程与学生的学习任务顺利相衔接”的探索性成果。该主题包括,各示范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双师主导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真图纸、真项目、真施工、真验收”的全过程综合训练方法,工程造价专业推行“真图纸、真定额、真预算、真报价”的工学结合型的人才培养方法,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真图纸、真设备、真任务”的工学交替型的人才培养方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真图纸、真项目、真任务”的项目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法,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真图纸、真项目、真环境”的任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方法。从多个方面再现了学院通过示范建设,调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找到了能够明显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形成了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范式。这些探索成果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该主题还展示了学院抓住震后重建机遇,走出一条“施工导向、工教交替”的校企共育双师新路子的典型成果。

    “专业建设”主题,展示了学院借助牵头“全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契机,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由学科体系向行动导向体系的根本转变,出版了30余门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改教材。在此基础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课程、项目、课堂入工地”的专业建设之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教学做合一、赛学一体化”的专业建设之路,其试点班学生获得2010年四川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亚龙杯”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比赛一等奖和该类赛项全国二等奖。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不仅建成了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还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践行工学结合理念,打好工程技术和造价理论两个基础,完成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次循环”的专业建设模式,其“可拆装建筑模型制作和教学方法”为全国首创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辐射服务”主题,展示了学院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行业应用技术研发、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果。该主题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完成了四川省150多个重建项目评标,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支援绵竹极重灾区3个震后重要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等。尤其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帮扶的四川省理县薛城镇箭山村规建项目通过了阿坝州“幸福美丽村寨”验收。这些成果增强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六期展示共由100余张照片、10余幅统计图表组成,通过计划内和计划外完成的多方面成绩,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学院示范建设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直观地向师生们展现了学院当前示范项目深化建设的方向和成果推广的领域。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周明长)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92500006&cata_id=N015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参考


“校企互融教学模式”:

塑造国际级“奔驰”员工  

——记中德校企融合模式项目——奔驰试验班

  于金秋   王亮   文峰

 


题记: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中国,高职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办学理念,而办学理念的关键是通过优势专业来体现。从外在特征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质量、教育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从市场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人无我有”,其内涵是填补别人还没有发现的“空白点”;二是 “人有我优”,其实质是对手间的较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决策层勇立潮头,于200639日,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和德国奔驰汽车公司校企合作,成立了“北京奔驰汽车培训中心”。中心坐落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亦庄校区),根据协议,于20069月举行了首届生产和售后两个奔驰试验班开学仪式。这既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德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项目,也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首次引进的德国原汁原味的双元制教学模式项目。学院以中德校企融合教学模式为主旋律,以北京奔驰汽车培训中心为和弦,奏出了一曲塑造国际级“奔驰”员工交响曲----

 曲之一: “校企互融”: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校企互融”的特色在于:1.校企优势资源互补。其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2.培训中心平台共享。以汽车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通过校企共同组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现知行合一、学做一体,培养“汽车职业人”; 3.引进双师型教师。奔驰汽车之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有直接的关系。北京奔驰汽车培训中心一方面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和职业教育项目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请德国专家选拔老师赴德国培训。同年5月,被选拔出来的老师赴德国接受了为期六周的培训。老师们最大的收获是:德老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教授,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生产实际、行业标准“四融通”;4.实现双赢型订单式培养。考入奔驰班的学生,北京奔驰公司实行订单式培养,每年都为他们提供人均1500元的奖学金, 保证学生100%就业。截止目前,奔驰生产班和奔驰售后班共招收了284名学生,进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AC)工作和顶岗实习普遍受到了欢迎。奔驰公司为奔驰班的教学设施投入达700万元人民币。

 曲之二: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在德国的职业院校中,主要以双元制为主。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工。双元制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以项目为中心。奔驰试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项目融入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独立工作、数学计算、阅读等方法能力。如:生产班综合项目课程《乌尼莫克车模制作》、《压力机制作》,不仅涵盖了汽车制造技术工人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还包含操作技能如机加工、焊接、喷漆等。售后班的教学项目则涵盖了汽车零部件总成到汽车系统管理与控制,包括电器制作,发动机拆装与检测,自动变速器等教学项目。售后班的第一个学习项目是F1车模的制作。主要融合了专业课中的钳工基础知识与技能,机械制图知识、公差与配合的知识,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工具中英文名称等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很多专业知识不是老师讲,而是首先学生由分组学习资料或课本,做报告,出演讲方案,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讲给大家。

2. 入职培训。考虑到奔驰班学生将来也许是组装汽车,也许是维修工,也有可能晋升为班组长,车间经理,技术总监等,每年开学典礼,BBAC人力资源部必做的一件事是,播放介绍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AC)的视频,班主任用PPT让学生了解BBAC的发展近况。

3.双语执教,理、实结合。为了确保原汁原味的德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德国奔驰公司专门从德国选派了一名职业教育专家Rainer Wieland(维兰)来中国执教,奔驰中国(MBCL)也先后选派帕艘、王亮、彼得陈等专家来中心全程参与教学,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及指导学生实践;如:在奔驰乌尼莫克(Unimog)(110)车模加工过程中,采用46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软性技能。

4. 引进“双导师、双评价”机制,进行“准员工实训”。一、为学生制定BBAC员工手册,以适应BBAC岗位要求。二、按照BBAC职业规范,对学生进行“准员工实训”。由BBAC提供服装、BBAC车间,并派专家为他们上课等。三、按照“双导师、双评价”机制实训,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训中心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分析学生实习情况,保证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

5.实行行为导向教学。以职业行为为导向,运用德国行动导向法和任务驱动法,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项职务。学习场地环境模仿企业真实环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采用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游戏法、卡片法、轴承法、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如举办德国专家Wieland先生生日庆祝会,都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蛋糕、心形蜡烛、“感恩的心”歌唱和手语等,让Wieland先生非常感动,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6.合作办学带来多方位、深层次合作。一方面,学院安排教师到奔驰公司实习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配合奔驰公司培训部门制订汽车生产四大工艺上岗人员培训规范;另一方面,奔驰公司的技术人员与学院共建实训室,按照奔驰公司的现场模式,仿真建设了发动机装配线、改造了汽车装配线。在这合作模式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德国公司又在广州、上海等地成立“培训中心”和开设奔驰合作班。

7.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活动。德国戴姆勒大学国际实习生部与奔驰班学生定期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体能测试和训练指导,奔驰班班主任也与学生经常一起策划课外活动。如:20091113,学院在亦庄校区举办了“奔驰试验班开放日”活动,学生的作品受到BBAC制造部总经理施文德先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8.双证资格。在“双元制”模式下, 奔驰试验班学生毕业必须通过两类考试:一类是企业的技能考试,另一类是职业学院的理论考试。获得的证书也是两类:一类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技能证书;另一类就是由职业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曲之三:奔驰准员工培训模式:用户是最大的受益者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这首歌是奔驰班学生们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德国模式教学,不仅对老师们是一种中西教育观念的碰撞,也是对奔驰班每个学生思维固式的打破和思维潜质的呼唤。从一次次顿悟到一次次飞跃,也许,所有经过德国模式教学洗礼的学生都要遭遇阵痛----或悲或伤或流泪。但,正是在这种不断付出中不断长大!20087月,首届奔驰试验班开始实习,实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与企业签订合同。

1.黄超。虽然,他只做了7个多月的副班长,但是对班内200多种零件编号、扭矩要求等了如指掌。他的秘诀在于:把各工位的资料都复制在自家电脑上,天天下班后背。副班长的职责是在流水线上巡线,班里有时会同时出现多个问题,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每天的NCP会,他都认真地记录在电脑上。目前,他已带了20多个徒弟,很有成就感!今年,公司还要派他去德国深造。

黄超心得 有努力,就有机会!努力才会有结果。

2.李冬梅。刚开始,分配到装焊车间——车身的洁净度、烤箱的设备维护、转运时的人员安全、车辆安全、外观检查、车身确认码都要求仔细操作。但她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要成为北京奔驰的第一个女打磨技师!正是她的不懈努力,2009年秋,她上任经理助理岗位。领导就一句话:“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来做吗?就看你能吃苦。不管领导在不在,都能认真地把每件工作做好!” 从此,车间的人力资源、工资统计、劳保用品、物料发放等工作,几乎占据了她的每一分钟。但她不负使命,工作之余,还考上了北工大,继续在职攻读本科学位。

李冬梅心得:不管多辛苦,不管领导在不在,都要认真地把每件工作做好!

3.杨雷。他换过的工位最多——安装过发电机、压缩机及各种线束等。200911月,他调入试验B班。在热试车间里,所有的工作报告、报表,都是双语。目前,他已经掌握了冷试验外装、冷试验的初步判断及热试外装和热实验的基本技能,开始学习返修技能。

杨雷心得: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再累也是值得的!

4、郝红珊: 最初,担任MBC维修车间一名维修工,负责车间内的工装、夹具及液压气动类方面的维修、检修的钳工工作。面对独自一人无法完成工作的庞大设备,让他学到了更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特别是在buffer货叉检修中,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车间采纳,后来段长推荐他参加北京市技能大赛,还被车间誉为不可多得的优秀员工。

郝红珊心得:只要融入企业,就一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给学校争光。

5、张赛。售后班张赛由于有4S店实习经历,被分配到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重修段实习。在那段时间,由于线上缺人,他经常被借调,把本不是自己专业的内容也都学会了。不久,他被提升为内饰班副班长。协助班长解决生产问题,包括对新员工的培训考核。刚开始他有点不适应,因为当副班长不仅要比员工想得要多做得好,还要让班组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现在,这些困难都被他克服了。

张赛心得:在踏实的基础上,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企业就会给你足够的空间。

6、穆祥森 。在学校期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有过几次4S店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先后分到重修工段和内饰。20097月转正,9月份就调到内饰工段当班长了。企业不但对奔驰班的学生在企业的发展做了规划,还经常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他向记者袒露:当年考这个专业很盲目。现在想想,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德国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双语能力,而且,让我们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深刻。

穆祥森心得:勤奋造就理想,奋斗造就价值。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地去奋斗!

通过强强合作,德国企业的高层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的教学、成绩比德国还要成功!德国的学生在观摩了奔驰班的培训后,要求奔驰班的同学去培训他们!而奔驰班呢,很多学生的眼睛仿佛在传递一种自信:未来,我们也可以挑选企业!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奔驰班班主任凌红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开设了奔驰中职班和高职班,欢迎走出去的中职学生回到母校攻读高职。她希望奔驰班学生作为北京奔驰的员工,要生产世界上最棒的产品!

  2011415《现代教育报》)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简介


 

为了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根据北京高校图工委的意见,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正式恢复成立“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BALIS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是北京高校图工委领导下的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宗旨是,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北京的高等教育服务,为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保证这个体系的运行,北京市教委决定成立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附后)及其执行机构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成员名单附后)。BALIS管理中心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由图工委秘书处代行其职能,负责BALIS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系统部和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技术部托管。

    根据工作需要和项目进行情况,先行成立4个中心,分别由有关大学图书馆负责运行。

    1.原文传递管理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负责;

    2.馆际互借管理中心,由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负责;

    3.资源协调中心,由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

    4.培训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

聘请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为BALIS顾问馆。

图书馆试用资源方正中华数字书苑简介


中华数字书苑是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专业的优质中文数字内容整合服务平台,收录了建国以来大部分的图书全文资源、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及年鉴、工具书、图片等特色资源产品。包含:电子书220万册,数字报纸500多种,工具书2000多种,年鉴2000多种,艺术博物馆图片数据库,15大分馆,30万张图等内容。

 


主办: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编辑: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信息系统部

 


图书馆网址:http://lib.bvca.edu.cn

电话:(01080358899-654     Email:qq332011@126.com